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职业与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职业病临床、安全环保等工作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师生,工矿医务人员,以及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劳动保护领域的管理人员。

            

首页>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 杂志名称: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 国际刊号:1000-7164
  • 国内刊号:21-114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2001年第02期

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郭双萍;杨俊祥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平台, 煤气总管, 眼镜阀, 事故现场, 中毒事故, 煤气管道, 一氧化碳浓度, 工人, 安全规章制度, 抢救, 阶梯, 高炉, 事故发生, 煤气泄漏, 检修, 防护面具, 操作经验, 安全卫生, 炼铁厂
摘要:2000年8月18日晚,某炼铁厂发生一起7人一氧化碳(CO)中毒事故,其中1人死亡,我们对事故现场及原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现场劳动卫生资料  事故的现场是在炼铁厂新建成刚投产17天的350 m3高炉的煤气总管道眼镜阀平台,煤气总管道直径1.2 m,眼镜阀平台长1.8 m,宽2.9 m,架在距地面8 m的煤气总管道两侧,平台南侧有阶梯通向炉前大平台,阶梯宽只有0.4 m,平台北侧没有阶梯可以上下。工人们翻眼镜阀时需从煤气总管下面钻过。平时高炉正常生产时平台上没有工人工作,一氧化碳浓度不超标。2 中毒经过  事故发生当天,高炉进行检修,关闭了煤气总管道,当晚7∶30分检修完毕后,需开放煤气总管,这个阀门叫眼镜阀。当时由7名热风工在没有戴任何防护面具的情况下,登上眼镜阀平台,其中平台南侧4人,北侧3人,就在翻眼镜阀过程中发生了煤气泄漏,7人当场中毒昏倒在平台上,被地面的工人发现,立即上去抢救。因事故发生突然,中毒现场当时的一氧化碳浓度无法测定,事后再进行现场测定为正常含量。3 抢救治疗经过  当发现他们中毒昏倒后,现场工人立即沿阶梯上平台进行抢救,倒在平台阶梯一侧的4人被顺利背下,另一侧的3人因煤气管道的阻挡,是从管道底下拖出后背下的,到地面后由煤气救护人员马上进行现场吸氧,然后送医院急救。其中1人因中毒较重抢救无效,于当晚8时左右死亡,其余6人经高压氧仓、临床对症治疗后全部脱离危险,住院治疗10~15天后痊愈出院,休息几天后回岗工作。4 讨论  炼铁高炉是以煤气为燃料的,输送煤气的管道需在设备检修时关闭,检修完毕后开放,在开放煤气管道眼镜阀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进行,稍有不慎就会有煤气泄漏,根据事故的调查分析,有以下几点值得吸取教训。  ①工人的安全卫生意识比较淡薄,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发生中毒的7名工人,年龄大的38岁,小的26岁,平均32岁,从事热风工作岗位长的14年,短的5年,平均10.14年,均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根据以往的操作经验,在翻眼镜阀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有少量煤气逸出,但从未发生中毒事故,由于麻痹侥幸,在没有戴任何防护面具的情况下,冒险上平台操作,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②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因高炉建成投产的时间很短,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安全检查监督力度也很不够,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完善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事故现场设计布局不甚合理。眼镜阀平台窄,平台唯一的通道只有0.4 m宽,给抢救工作带来不便,延误了一定的脱离现场的时间。